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由來與風俗
分類: 中國節日
禮儀詞典
編輯 : 禮儀知識
發布 : 08-10
閱讀 :1361
依陰歷,秋天包含七、八、九三個月,八月十五當然是中秋了。
我國人民有賞月的風俗,賞月來源于祭月。皇家祭月的場所
在月壇,北京月壇是明朝嘉靖九年所建,方廣四丈,高四尺六寸。
每年秋分酉時祭月。北京的月壇在阜城門外。現在叫月壇公園。
枟禮記枠之中便有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,朝日以朝,夕日以
夕。”的記載。中秋節是團圓節,賞月圓是盼團圓,慶團圓。萬一
不能團圓,必然百般思念。李嶠枟中秋夜枠唱道:
圓魄上寒空,皆言四海同。
安知千里外,不有雨兼風。
張九齡的枟望月懷遠枠唱道:
海上升明月,天涯共此時。
情人怨遙夜,竟夜起相思。
滅燭憐光滿,披衣覺露滋。
不堪盈手贈,還寢夢佳期。
中秋探親訪友總要贈送一盒月餅。月餅圓似月,送朋友意味
著事事圓滿。古代的月餅,上面必蓋一紅印。富貴吉祥,團圓美滿
之類,底下必壓一張紅紙,印著一句祝福。現代有的月餅,上邊即
無印、下邊也無紙,這便失去了禮儀食品的風俗,單純成了“食
品”,便沒有人愛買當禮品饋贈親友了。商家廠家都要懂一點禮
儀才行呢。
中秋禮儀貴在團圓。子女最好回家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