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節的由來
分類: 中國節日
禮儀詞典
編輯 : 禮儀知識
發布 : 08-10
閱讀 :1338
七月七,七夕節,乞巧節
傳說農歷七月七日夜晚,天上的牛郎與織女相會,天下婦女于
當晚穿針引線,向織女星乞求技巧,稱為乞巧。
枟荊楚歲時記枠記載:“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,是夕,
人家婦女結彩樓,穿七孔針…….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。有喜子網
于瓜上,則以為得。”織女星在銀河西,與河東牽牛星相對。枟詩
經.小雅.大東枠唱道:“跂彼織女,終日七襄。”班固枟西都賦枠云:
“臨乎昆明之池,左牽牛而右織女”直到枟文選.洛神賦枠注引曹植
枟九詠枠注曰:“牽牛為夫,織女為婦,牽牛織女之星各處一旁,七月
七日乃得一會。”可見,漢代已經把牽牛與織女并稱而且說成是夫
婦。神話中的牛郎與織女是被王母娘娘生生拆散的一對恩愛夫
妻,深受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男女的同情,就連天下鳥鵲在七月七
日夜晚都飛到銀河銜接為橋,幫織女渡河與牛郎相會。名曰“鵲
橋”。牛郎織女被人們視為勤勞智慧的化身。所以民間年年紀念
他們,姑娘們向織女乞巧,就是崇拜智慧,崇拜文明,這是文明
之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