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禮儀詞典網 , 一個專業的禮儀知識學習網站!
自助餐也稱冷餐會、自助餐會,是一種非正式的西式宴請形式,起源于北歐,早在上世紀30年代傳入我國,80年代,隨著我國對外開放,逐漸進入我國餐飲市場。
自助餐會與正式宴會相比,最顯著特點是免排座次、就餐者各取所需。就餐時可坐、可站,也可走動,自己選擇餐位、餐伴,方便交際、應酬。對經辦者來說,由于免去了就餐者餐桌前的繁雜服務,可以節省許多人力、物力。對于就餐者來說,自己動手、自我服務、想吃什么就取什么,更適合自己的口味,可以避免不想吃、不敢吃某些食品的尷尬,也省去了那些正襟危坐、讓人感到拘束的禮節。
自助餐的菜單
由于自助餐來自西餐,所以菜式也與西餐一樣,菜單也分冷盤、湯、熱菜、點心、甜食、水果等各個部分。所不同的是,它不像宴會那樣,把菜一道一道循序送上,而是同時擺到餐臺上。它在質量上可能不如正式宴會講究,但菜的品種要豐富許多,例如冷盤中常見的有沙拉、泥子、凍子、香腸、火腿、牛肉、豬舌、蝦松、魚籽等;湯類有紅菜湯、牛尾湯、玉黍湯、酸辣湯、三鮮湯等;熱菜有炸雞、炸魚、烤肉、燒肉、燒魚、土豆片等。除了各種菜類,招待會還提供酒水飲料。
西方常見的自助餐會有情人節自助餐、圣誕節自助餐、周末家庭自助餐、慶典自助餐、婚禮自助餐、美食節自助餐等。
自助餐的冷餐
早期的自助餐主要提供冷食便餐,隨著人們對美食的不斷追求,現在已經有了明顯變化,不僅供應冷菜,也供應熱湯、熱菜以及點心、甜食、水果。此外,不僅讓客人取食菜臺上的成品,廚師還可以在客人面前現場烹制,讓客人即時取食,甚至由顧客自烹自食。所謂冷餐,并不冷。
中餐化的自助餐
自助餐形式在各國外交界十分流行,我國駐外機構舉行大型招待會,幾乎都是采取自助餐形式。目前在我國,飯店、賓館自助餐形式已相當普及。不僅如此,現今我們很多單位的內部食堂也采取自助餐方式。
在我國,人們習慣中餐,所以在我們內部食堂提供的自助餐,多以中餐為主,不用刀叉,而用筷子以及一應中餐餐具。
自助餐在我國已經中餐化了。
參加自助餐注意事項與需注意到禮儀:
1.由于就餐人數較多,一般需要排隊取菜。排隊應遵守先來后到的規矩,講文明禮讓,不擁擠、加塞,與前面的人保持一定距離,以免碰撞。一般應按照順時針方向,跟隨隊伍循序前行,不可反向逆行取菜。
2.選取食品時,要用匙、夾等公用餐具取菜,并要注意專具專用;不可在盛菜的容器中挑三揀四,要為后邊的人著想,不要把整齊擺放的食品攪亂;也不可把自己已經夾入盤中的食物放回去。看準自己需要的菜肴,從速取走。不要在餐臺前猶豫不決,讓后邊的人久等。
3.每次取用適量,若把餐盤堆得像座山,肯定會遭到人們白眼。如果自己的胃口大,可適當多取幾次,不為失禮。
4.進餐次序,應從冷盤開始,先吃冷菜,接著是喝湯、吃熱菜,這是西餐習慣。如果有人想按照中餐習慣進餐,也未嘗不可,其順序是冷菜、熱菜、湯、甜食、水果等。冷盤是開胃菜,吃少許即可,重點應放在熱菜上。酒水伴隨進餐,點心穿插在湯、熱菜環節。進餐結束后才吃甜食、水果。
5.避免進餐次序顛倒,如先熱后冷、先甜后咸,或冷、熱、咸、甜雜陳。
6.雞骨、魚刺、蛋皮等廢棄之物,不可吐、扔在餐桌上,應放在自己食盤的一角。如果遇有自己過去沒有品嘗過的菜肴,不知如何吃,可詢問服務員。
7.參加招待會,最好不要單獨一人埋頭吃喝,應該盡量聯絡老朋友、結交新朋友,同可以交談的人在一起,邊吃邊聊。多交談,多了解新信息、新情況,可以增長見識,開闊視野,有助于拓展事業。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