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禮儀詞典網 , 一個專業的禮儀知識學習網站!
中國少數民族的傳說與故事-3
此外,有因老虎吃了兒子而自稱虎氏族,因妻子吃雞以后得病死而自稱雞氏族……克木人企圖以這種親緣關系,去祈求圖騰不再危害人并保護人。這種神話傳說圖騰制度衰退以后,很長時間還不會消失,對于后世的科學認識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。
傣族的潑水節神話傳說,既與宗教信仰有關,也與傣族人民居位地特殊的地理氣候有關,人們選擇當地旱季與網季交替的季節歡度節日,意味人們要進入耕耘的農忙時節。同時,民間也流傳著幾種不同的傳說。其中最古老的傳說保存在一部長篇史詩《巴達麻嘎捧尚羅》①中。該史詩的整理本漢譯文約13000行左右。
史詩保存了傣族古老的龐大的神系世界。其中歷法神捧麻遠冉狂傲無禮,天王瑪哈捧使其閉目睡倒10萬年。想不到此神的七個女兒與第三層天神帕雅英相勾結。七個女兒為了帕雅英的主后,使用七個姐妹的頭發所作的弓,割下了父親的頭顱,闖下了大禍。神們為了救活捧麻遠冉,只好到森林里砍下了大象的頭為他安上,此神從此便成為象首之神。
七個女兒因犯了殺神父之罪,被趕下天層,她們輪流抱著神首贖罪。七女輪流抱,一人抱頭,其余六人不斷潑水,免成火災。要一直潑到神頭不再噴火,七女的罪才算贖清。這是傣族著名的關于潑水節的早期內容。隨著小乘佛教由印度傳入傣族地區,潑水節傳說的內容便有了改變,將這一天說成是佛的生日,又叫'浴佛節'。據說釋迦牟尼成佛之前,在河里洗了一次澡,精神爽快,身體感覺甚佳,才得徹底覺悟而成佛。佛徒為效法佛祖,也希望經過洗浴后成佛,故佛寺中這天要舉行浴佛的盛典,并相互潑水。其實這是晚出的。現代人過潑水節,多是相互嬉戲,相互祝福,已沒有多少宗教色彩。自從人類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以后,男性祖先取代了女性祖先的地位。在生產、經濟和生活,以至宗教領域里,男性都取而代之,唯有一件事,是男性永遠也取代不了的,即生育后代。然而繁衍后代關系到一個族的生存興衰,偉大而神圣,。男性為了爭得這最后一塊地盤,認為男子跟女子一樣,不需要異性,同樣能生育子女,因此中外神話都有男人生孩子的傳說,還產生了相應的風俗。13至14世紀意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,曾經這樣寫過他在云南地區的見聞:“這地方的人,流行一種奇異的習慣。孕婦一經分娩,就馬上起床,把嬰兒洗干凈包好后,交給他的丈夫,丈夫立即坐在床上,接替她的位置,一擔負起護理嬰兒的責任,共須看護40天。孩子一生下后,一會兒,這一家的親戚、朋友都來向他道喜。而她的妻子則照常料理家務,送飲食到床頭給丈夫吃,并在身旁邊哺乳。”這正是男子企圖爭奪生育權的心理在風俗上的表現。由此可見,兩性之間曾經有過爭奪生育權的斗爭。
下一篇:中國四大傳說之一:牛郎織女的三種傳說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元宵節傳說-元宵燈火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