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國事項乘飛機
分類: 出國事項
禮儀詞典
編輯 : 禮儀知識
發布 : 05-27
閱讀 :1259
乘飛機應盡量輕裝。根據規定,手提物品不得超過五公斤,因此能托運的,可隨機或分開托運。一般可隨身攜帶雨傘、大衣、手杖、相機、手機、途中看的書報等。
抵達機場后應先辦理乘機手續。將機票交所乘航空公司機場驗票口查驗,同時將隨身托運的行李過磅,并將重量填到機票上。航空公司撕下由其承運段的一聯后,將機票與行李卡、登機卡一并交還乘客。乘客憑登機卡上飛機,憑行李卡到目的地機場領取行李。
直接托運的行李,在中途換乘飛機時,應關照一下行李是否轉到換乘的班機上。例如,乘巴航飛機去開羅,過境卡拉奇,行李卡上應寫:起點北京,中轉卡拉奇,終點開羅。飛機抵達卡拉奇時,在換乘飛機前,應設法了解行李是否已轉到去開羅的班機上。
上、下飛機時,航空小姐站在機艙門口迎送乘客,旅客應有禮貌地點頭致意。
機內分一等艙和二等艙(經濟艙)。一等艙在飛機前部。無論是否對號入座,都不要搶占座位。購二等艙票的乘客,不能坐到一等艙座位上去。
隨身攜帶物品可放在頭頂上方的行李架上,較重物品可放在座位下面。但不要把東西放在安全門前或出入通道上。
飛機起飛和降落時,不準吸煙,不得上廁所,要系好安全帶,座椅要放直。這時航空小姐常常發給乘客糖果等,在飛機升降過程中咀嚼,以免由于氣壓變化,引起耳膜疼痛。
暈飛機者可在起飛前半小時服用乘暈寧等藥物,登機后安穩靠在座椅上,椅背兜中備有清潔袋。嘔吐時可吐在袋中。
飛機座位上方都有吹風閥、聚光燈和呼叫航空小姐的按鈕。在機艙里感到悶熱時可打開吹風閥;看書報時可打開聚光燈;要喝水,購買物品等事情,均可利用按鈕呼叫服務員。
長途飛行,飛機上備有酒水、茶點、食品、早餐、正餐等。除煙、酒(包括啤酒)要支付現金外,其他免費供應。
飛機上備有各種文字的報刊,供旅客借閱,不得帶走。
大型飛機在旅途中往往放映電影,但聽聲音則需租用耳機(也有免費提供耳機的)。
在飛機上不要大聲喧嘩,以免影響他人,特別是在晚間睡眠時間。自己不能入睡時,可看書報,不要與他人閑談。在飛機上的坐臥姿勢也應注意,不要影響他人坐臥。
飛機上的一切用品均不得拿走,如廁所內的衛生用品,座椅背兜中的刊物,餐用杯盤刀叉,以及小毛毯、小墊枕等。
飛機中途著陸加油時,乘客一般下機休息,下機時,重要小件物品隨身攜帶,別的物品仍放在機上。如發過境登機卡時,有時可憑卡免費供應飲料一杯。旅客不要隨意離開過境候機室,以免誤機。
到達目的地前,飛機通常廣播當地地面天氣情況,供乘客下機時穿衣參考,如需更換衣服應到盥洗間。
如遇氣候不好,飛機被迫改降其他城市或地區的機場時,航空公司將采取措施,或設法改乘其他交通工具,或安頓旅客等待氣候好轉繼續飛行。這一切費用包括停留期間的食宿費等均由航空公司負責。
如某一代表團人數較多,上下飛機時應清點一下人數。但不要列隊而行,不吹哨集合,不喊口令,不喧嘩吵鬧。
辦完入境手續即可憑行李卡認領托運的行李。很多國際機場都有行李傳送帶的設備和備有手推車。旅客可自己用手推車將行李推出機場。如沒有這些設備,可請行李搬運員協助,但要付小費。
下機后,如行李一時找不到,可通過機場行李管理人員或有關航空公司查詢,并填寫申報單交航空公司。如行李遺失,航空公司照章賠償。
飛機(包括火車、輪船、汽車)上的設備,不要隨意觸動,如各式各樣的滅火裝置、安全設施以及火車上的緊急制動閥鈕等。有的國家規定無故按動緊急制動裝置要判處徒刑或罰款。